大纲:
1.成语解析:“挂羊头卖狗肉” 喻名不副实,源于齐灵公禁宫外女穿男装却纵宫中,晏子以 “挂牛头卖马肉” 点破;宋徽宗时因属狗禁狗肉,遂成此说法。
2.现实现象:**干部言行不一,如腐败**;机构精简反膨胀,如公厕设总厕长、厕长;不良商家售伪劣品;庙宇、学校、医院等变赚钱工具。
3.社会问题:新增多 “族” 与 “奴”,部分事物升值、贬值,信仰缺失、道德滑坡。
4.解决方向:贯彻二十大精神,扭转不正之风,杜绝此类现象。
人物:甲乙二人,一逗哏、一捧哏。
内容:
甲:说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?
乙:不就是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,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吗?这是个成语,谁不知道呢?
甲: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吗?
乙:来历嘛,我暂不知。
甲: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嘛,还“我暂不知”。
乙:那你说说,我不就知道了吗?
甲:春秋时代,齐灵公喜欢在宫中看女人穿男人的服装。因为国君喜好,所以全国各地的妇女纷纷效仿,都穿上了男人的服装。
乙:哦,女穿男装,这不男女难辨了么?
甲:齐灵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。于是,他让官吏们去禁止,还特地下了一道命令:今后凡是女子穿男子衣服的,一经发现,就撕破她的衣服,扯断她的衣带,当众羞辱她们。
乙: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制止,一定管用吧?
甲:齐灵公也这么认为,不料,虽然有不少女人的衣服被撕破、衣带被扯断,受到很大的羞辱,但仍然有许多女人穿男子的衣服在外行走。
乙:看来很难制止。
甲:有一次,齐灵公见到晏子,就问他:我已经下了命令,禁止女子穿男子的服装,可为什么仍然制止不了呢?
乙:晏子是位了不起的上大夫,他怎么说?
甲:晏子说:大王让宫中的女子都穿男子的服装,却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人的服装。这就好比店门外悬挂着牛头,而店门内卖的却是马肉一样,怎么能让人信服呢?
乙:是啊,你自己带的头,有资格反对么?
甲:于是,齐灵公下令宫中的女子一律不准穿男装,齐国便不再有女人穿男装了。
乙:哎,你刚才说店门外悬挂着牛头,店门内卖的是马肉,这不是挂牛头卖马肉么,怎么说是挂羊头卖狗肉呢?
甲:改成这种说法是宋徽宗当皇帝时,因为他生肖属狗,便禁止全国老百姓杀狗吃狗肉,人们偷偷杀狗卖肉,便挂个羊头做幌子。
乙:哦,这回我知道了——施行政令,施行者高高在上对政令置若罔闻,反而在下面声势浩荡、大张旗鼓要求民众一一执行,这种举措必然不能够使民众心服口服。
甲:所以,为人师表,为人父母,在教育学生,教育孩子时,首先自己要做好,言行举止才有说服力,然后受教者才会信服地听从。
乙:说得是啊!
甲: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,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实在太多了!
乙:都有哪些方面呢?
甲:比如有的**干部,嘴上说的是为人民服务,实际当中却暗暗加了一个字。
乙:加了一个什么字?
甲:加了个“币”字。
乙:哦,成“为人民币服务”了。
甲:你看他们会上大讲特讲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”,会后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,那些落马的腐败**不都是如此吗?
乙:的确如此。
甲:还有精简机构,越精简越多,人浮于事现象越来越严重。
乙:是官就比民大,主要还是对权力的痴迷。
甲:所以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官职也出现了——河南一间公共厕所,两名正式工加一名外聘的临时工,总共三人,两个当官的,一个人干活。
乙:一间厕所还有俩当官的,都当什么官呢?
甲:一个总厕长,一个厕长。
乙:“官本位”思想都扩散到了这些角落了。
甲:你看那“公厕长公示牌”展示着俩人的照片,下面是“工作流程”,实行“检查—督导—解决”三步法管理流程。
乙:对,各行各业都要求制度上墙,这里也不例外,都有什么要求呢?
…………(省略的内容更精彩)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