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: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乙:的确如此。
甲:可是,我发现古人说的话有好多相互矛盾的地方。
乙:是吗?你说具体些。
甲:比如:古人说“兔子不吃窝边草”,可古人又说: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;古人说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,可古人又说“狗改不了吃屎”;古人说“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”,可古人又说“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”……
乙:(做暂停手势)打住!
甲:怎么了?
乙:这种情况,我也发现了。
甲:你也发现了?那……我说一句,你对一句,看看和我发现的一样吗?
乙:没问题,你说吧!
甲: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。
乙: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
甲:亡羊补牢,未为迟也。
乙:亡羊补牢,为时已晚!
甲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乙: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!
甲: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
乙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!
甲: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乙: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来时各自飞!
甲:还可以啊,我说一句你也能对上一句,和我发现的一样。
乙:别说一句了,你说两句,我也能对上一双!
甲:就是说,我一次说两句意思不搭边的话,你也能对上来?
乙:那当然了!
甲:我说“礼轻情谊重”一句,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两句,互不搭边。
乙:我对“礼多人不怪”一句,“不撞南墙不回头”一双,各对各的。
甲:一个好汉三个帮;金钱不是万能的。
乙:靠人不如靠自己;有钱能使鬼推磨!
甲:书到用时方恨少;宰相肚里能撑船。
乙:百无一用是书生;有仇不报非君子!
甲:有缘千里来相会;小不忍则乱大谋。
乙:不是冤家不聚头;不蒸馒头蒸(争)口气!
甲:退一步海阔天空;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
乙:狭路相逢勇者胜;拔毛的凤凰不如鸡!
甲:嗯,还算不错。字数不多不少,意思一一对应。
乙:字数不一样多,也能对得上去。
甲:是吗?古人说:人往高处走。
乙:古人又说:爬得高,摔得重!
甲:古人说:一口唾沫一个钉。
乙:古人又说:人嘴两张皮,咋说咋有理!
甲:古人说: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
乙:古人又说: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
甲:古人说: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
乙:古人又说:人靠衣裳马靠鞍!
甲:古人说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
乙:古人又说:开弓没有回头箭!
甲:古人说:天无绝人之路。
乙:古人又说: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!
甲:古人说:出淤泥而不染。
乙:古人又说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!
甲:古人说: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乙:古人又说:姜还是老的辣!
甲:古人说:后生可畏。
乙:古人又说:嘴上无毛、办事不牢!
甲:古人说:小心驶得万年船。
乙:古人又说: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!
甲:还有很多很多,你说古人为什么要说这么多相互矛盾的话呢?
乙:因为说这些话的古人不是一个人,观点不一样嘛!
甲:那究竟是哪种说法对呢?
乙:都对,主要是看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了。
甲:你举个例子说说。
乙:拿“士可杀不可辱”和“大丈夫能屈能伸”为例吧,前者出自《礼记·儒行》,是说儒者的刚毅是吃软不吃硬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可以,你胡搅蛮缠、要挟威迫却行不通,宁可去死,也不愿受侮。
甲:那后者呢?
………………(省略的内容更精彩)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