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纲:
以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的成语内涵为核心,通过甲、乙两人对中国不同历史阶段(“头三十年”与“后三十年”)社会风貌、生活观念、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对比,展现世事与命运的发展变化,传递适应时代发展的核心思想。
人物:
甲:对历史与社会变化有一定观察和总结,思维活跃,善于引发话题,语言幽默,结尾爱“占便宜”,带动对话节奏。
乙:同样对社会变化有深刻认知,与甲形成默契互动,回应精准,态度沉稳,最后能巧妙反击甲的调侃,推动对话自然收尾。
内容:
甲:有句成语叫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。
乙:对,这则成语最早见于清代吴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。
甲:原义是三十年前好的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,后来比喻世事或人的命运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,兴衰荣辱,没有定数。
乙: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,头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有时有着天壤之别。比如,头三十年集体化“大锅饭”,后三十年却是各顾各都单干。
甲:据我初步了解,头三十年和后三十年至少有40个方面大不相同。
乙:我也总结得和你差不多。
甲:那我说头三十年,你说后三十年,咱俩对照一下?
乙:好吧,你请——
甲:头三十年,**号召“开荒种田”。
乙:后三十年,**要求“退耕还林”。
甲:头三十年,往往为饭不够吃而发愁。
乙:后三十年,常常因孩子吃得少而操心。
甲:头三十年,孩子放了学帮家长干活,替家长写信。
乙:后三十年,孩子放了学到补课班补课,家长给孩子判作业。
甲:头三十年,好多的姐妹俩像娘俩。
乙:后三十年,好多的娘俩像姐妹俩。
甲:头三十年,很多人家把儿子叫“狗儿、猪儿”
乙:后三十年,很多人家把小狗叫“儿子、孙子”。
甲:头三十年,山东的人想办法闯关东。
乙:后三十年,闯关东的人想办法回山东。
甲:头三十年,一人工作,能养活全家数口。
乙:后三十年,俩人上班,难养活一个小孩。
甲:头三十年,有个做个小买卖家长的学生很没面子,因为这叫投机倒把,是打击的对象。
乙:后三十年,有个当个体老板的爸妈孩子牛逼得很,因为**提倡发家致富,是表彰的典型。
甲:头三十年,有钱的人喝糖水,没钱的人看着都眼馋。
乙:后三十年,有钱的人尿糖水,整天打针吃药很难治。
甲:头三十年,姑娘们爱把自己的胸往小点勒,劳动方便。
乙:后三十年,姑娘们想把自己的胸往大点整,视觉美观。
甲:头三十年,人们盼望怎样才能“长膘”。
乙:后三十年,人们考虑怎样尽快“减肥”。
甲:头三十年,没钱的人上下班凭两只脚走路。
乙:后三十年,有钱的人在家里用跑步机走路。
甲:头三十年,富人穿涤纶衣,穷人穿棉布衣。
乙:后三十年,穷人穿涤纶衣,富人穿纯棉衣。
甲:头三十年,骑自行车的大都是大人。
乙:后三十年,骑自行车的大都是学生。
甲:头三十年,有钱也说没钱,害怕露富。
乙:后三十年,没钱也装有钱,爱慕虚荣。
甲:头三十年,鼓励汽车“多拉快跑”,慢了挨批。
乙:后三十年,要求汽车“限速限载”,超了罚款。
甲:头三十年,“贫”是先进,“穷”是“光荣”。
乙:后三十年,“贫”是耻辱,“富”是“光荣”。
甲:头三十年,找对象喜欢“老实巴交”的。
乙:后三十年,找对象最爱“脑瓜灵活”的。
甲:头三十年,能买到便宜的东西,人人羡慕。
乙:后三十年,谁买的东西昂贵,才有身价。
甲:头三十年,没钱的穿补丁衣服。
乙:后三十年,有钱的穿破洞裤子。
甲:头三十年,很多家庭老子打儿子。
乙:后三十年,很多家庭儿子打老子。
甲:头三十年,男人是家庭中心,说话有尊严。
乙:后三十年,老婆是家庭中心,财务掌大权。
甲:头三十年,劳模基本都是工人、农民。
乙:后三十年,劳模几乎全是老板、总裁。
甲:头三十年,家花比野花香,在外胡搞要遭谴责。
乙:后三十年,家花没有野花香,有外遇司空见惯。
甲:头三十年,**秘书都是小伙子。
乙:后三十年,**秘书都是大姑娘。
甲:头三十年,被判刑的大多是地富反坏右。
乙:后三十年,被判刑的大多是各级**。
甲:这是社会上,头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对比。
乙: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,我们必须得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。
…………(省略的内容更精彩)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