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纲:
通过对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表述,揭示其蕴含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处世智慧的哲理。
人物:甲乙二人。甲为逗哏、乙为捧哏。
内容:
甲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……
乙:这位小朋友在学数数呢?
甲:谁是小朋友?我这么大人看不出来吗?
乙:既然你这么大人,干嘛还像小朋友一样在学数数呢?
甲:你知道吗?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,读懂了它们,你就读懂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处世智慧。
乙:越说越玄了!不就是几个数字么,有什么了不起的!
甲:咱先说“一”吧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说: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”。“一”是起源、是混沌,初开是天地始分。它虽然是最孤独的数字,但也是最强大的数字。
乙:一个“一”字,还有这个讲究?
甲:中国人对“一”的执念都刻在了骨子里。你看啊,“一诺千金”是守信用,“一见钟情”是真性情,“一鸣惊人”是藏锋芒。可是反过来啊,“一事无成”是遗憾,“一败涂地”是落魄,“一贫如洗”是窘迫。
乙:还真是啊!
甲:这个“一”啊,既是开始也是结束,既是希望也是绝望。
乙:这怎么讲?
甲:庄子说: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”佛家讲: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”,就连诗仙李白都写“朝如青丝暮成雪”,这一朝一暮就是一辈子。
乙:言之有理!
甲:所以啊,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,千万别慌,记住:一个人也能活成一支队伍,一颗心也能撑起一片天地!
乙:好!看来这“一”还真不简单啊!
甲:再来说“二”,太极生两仪,阴阳谓之道。中国人的大智慧往往藏在这“二”之中。
乙:难怪人们说我挺“二”的,看来是在表扬我有大智慧啊!
甲:(旁白)看来这位对“二”的歧义也不了解啊!
乙:你在说我什么呢?
甲:我在说你有大智慧啊!
乙:你也在夸我挺“二”的是吗?
甲:是啊,我来问你:为什么筷子有两根?
乙:因为一根筷子夹不住菜啊!
甲:因为一阴一阳才是味儿。老话说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。所以,这夫妻啊、兄弟啊、搭档啊,都是二,二就是最小的团队,也是最稳固的关系。
乙:可不是么,比二再小那就是一了。
甲:可是这“二”里啊,也藏着风险。古人说: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除非一公和一母。历史上的“二把手”是最难做的,韩信功高震主,最后鸟尽弓藏;岳飞精忠报国,却含冤而死。所以,人们常说“宁为鸡头,不为凤尾”,但是真正的高手,要懂得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”。这“二”的哲学,其实就是平衡的哲学。
乙:这“二”可真不简单啊!我为我的“二”感到骄傲和自豪!
甲:接下来的“三”更不简单!它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:“三生万物”是道家的智慧,“三阳开泰”是新年的吉祥,“三星高照”是对福气的期盼。你知道“三”为啥这么讨人喜欢吗?
乙:比我这个大智慧“二”还讨人喜欢吗?
甲:还夸你这“二”呢!“三”最稳定,比如“三足鼎立、三分天下、三令五申、约法三章”等等。“三”代表的是一种信念,“事不过三”是中国人的底线,“再一再二不再三”是仁慈,被骗三次还不能醒悟那就是愚蠢;“三顾茅庐”是三的诚意,“三气周瑜”是三的较量,“三英战吕布”是三的团结;三是变通的开始,三也是进可攻、退可守的转折点。
乙:哦,“三”是这么讨人喜欢的,可我还知道“三”是最不受人待见的。
甲:还有不受人待见的“三”?
乙:夫妻间插进个小“三”,你会待见吗?
甲:你会待见的!
乙:怎么我就会待见的?
甲:因为那小“三”是和你好才插进来的啊!
乙:嗐,你尽误解我的意思!
甲:“四”才是最被误解的呢!
乙:怎么就被误解了?
甲:因为“四”和“死”字发音相近,因此在选择号码、车牌、楼层等时,人们通常会避开含有“四”的选项。
乙: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。
甲:所以我说“四”才是最被误解的,像“四通八达、四季平安、四海升平”等等,怎么听怎么顺耳。
乙:就是!
甲:“四”也是最公平的数字。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从来是不偏不倚;东南西北,四方天地各占一方;人生有生老病死,四苦谁也逃不过。孔子说“四十不惑”,知道为啥是四十吗?
乙:为啥呢?
甲:因为人到四十,走过了人生的春夏秋冬,看透了世间的东南西北,经历了悲欢离合,才能真正做到不迷惑、不慌张。古代读书人要读四书、五经,做人要讲“四维八德”,连盖房子都讲究“四梁八柱”。所以“四”就像人生的四季,春种秋收是规律,冬藏夏长是智慧,该努力的时候别偷懒,该休息的时候别硬扛,这才是“四”教给我们的道理。
乙:这“四”还真是不错啊!
甲:这“五”更不错!
乙:我知道“五”。
甲:你都知道什么?
乙:五行、五脏、五味等等,带“五”字的可多了!
甲:那为啥是五呢?
乙:因为……因为……它就是五嘛,没啥因为的。
甲:因为“五”是人类最早能掌握的极限,你伸出一只手正好是五根手指。五是阳数的中位数,也是平衡的象征,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密码。五行相生相克,五脏协调运转,五味调和造就美食,五彩缤纷构成美景!
乙:“五”还有这些个说法?
甲:还有呢,古代皇帝坐朝讲究“九五之尊”,皇帝居中,四方诸侯来朝,这叫“五位一体”;人有五官,眼耳口鼻舌,缺一不可,少了一样就不完整;做人要懂“五伦”,君臣有义,父子有亲,夫妇有别,兄弟有序,朋友有信。你破坏任何一伦,人生就会失衡;中医里讲“五行调和”则无病;做人也是一样,守住“五”的平衡,才能行得正,走得稳,成就不败之身!
乙:对于“五”我不知道有这么多说法,对于“六”我可知道。
甲:你知道“六”的什么?
乙:“六六大顺”啊,还有掷骰子不也是六点吗?
甲:那你具体说说为什么是六六大顺呢?
乙:人们不都这样说吉祥话吗?
甲:那为啥不说五五大顺、七七大顺,非要说六六大顺的吉祥话呢?
乙:因为……因为……(挠头)
…………(省略的内容更精彩)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