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简介:
本剧讲述了对立多年的父子二人,通过共同守护千年青瓷技艺,最终实现和解与传承的温暖故事。
人物简介:
1. 沈越 (25岁)
现代青瓷工坊的少东家,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,精通3D打印、建模等数字技术。性格急躁、叛逆,崇尚效率和市场规则。最初的他认为父亲的守旧是工坊濒临倒闭的元凶。核心心结在于他将母亲病逝归咎于父亲沉迷瓷窑而错过时机。在经历客户退货、古法烧制彻底失败后,内心受到巨大冲击。通过古籍的指引和父亲的坦诚,他逐渐理解了传统技艺背后的深邃哲学与情感重量。他从一个浮躁的功利主义者,蜕变为一个能沉下心来感受泥土、火焰,并最终守护家族技艺与精神的真正传承人。
2. 沈伯渊 (55岁)
沈越的父亲,一位寡言少语的龙泉青瓷老匠人。双手布满老茧,眼神专注而沉稳,一生坚守古法手工制瓷。他的“固执”源于对工匠精神的信仰和对传统的敬畏。内心深藏着巨大的伤痛与愧疚:妻子病重时,他因守候一窑至关重要的瓷器而错过了见最后一面,这使他与儿子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隔阂。他深爱儿子却不善表达,只能用行动和只言片语默默引导。他最大的恐惧不是手艺失传,而是与儿子情感的彻底断裂。最终,他的沉默与坚守,等来了儿子的理解。
3. 宋师傅 (年龄不详)
宋代龙泉窑的杰出匠人。是古代工匠精神的化身。他并非具体的历史人物,而是跨越千年的“师者”意象。
正文:
第一集:裂痕
时长:约5分钟
2025年:
1.1 现代青瓷工坊 日 内
工坊内播放着节奏感极强的现代音乐。
工坊的工作台上,一台3D打印机正在快速制造青瓷杯的石膏模具。
沈越(25岁,理着非主流发型,穿着非主流衣裤)边跟着节奏律动,边看着打印机,表情十分满意。
沈越拿起一个已经注浆成型的素坯,检查后扔进旁边的次品箱,箱子里面已有几个有瑕疵的杯子。
沈伯渊(55岁,沈越父亲)走进工坊,默默看了一眼次品箱,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,拿起一个手工拉坯、正在晾干的茶杯,用手指细细感受其胎体。
沈越(拿起一个打印模具):爸,看,这东西效率能比你手工制作提高十倍不止,以后这种标准器型都不用上手了。
沈伯渊(头也不抬):瓷器,是手做的,不是机器造的。
沈越(不以为然):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?客户只要杯子,又不要你的手。慢慢吞吞,也亏着没几个客人,不然你哪里来得及!
沈越见父亲不认可自己的想法烦躁地挥手,不小心碰掉桌上一本父亲常翻的残破古籍《龙泉瓷典》。
古籍落地,书页翻动。
沈越弯腰去捡,指尖触碰到发黄的书页时,猛然一阵恍惚。
宋代:
1.2 宋代窑场 日 外
烈日下,宋师傅(脸上风霜,不知年龄,打着赤膊)正在用力反复捶打、揉捏一堆瓷土,汗珠从额头滑落,直接滴入土中。他的动作充满力量与专注,仿佛在与泥土对话。
徒弟安静而仔细的看着,现场只有沉重的捶土声、呼吸声、风声。
2025年:
1.3 工坊 日 内
沈越猛地回神,看着自己干净的手,晃了晃脑袋,将书籍放好,再看向父亲那双沾满泥灰、布满老茧的手。
沈越(内心):许是最近熬夜追看科幻电视剧《AI之死》,导致作息不规律,都出现幻觉了!
沈伯渊皱眉将古籍放进抽屉收好。
沈伯渊(看了眼沈越打包的瓷器):土醒了,瓷才有魂。浮躁是永远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。
沈越听到父亲的话,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