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景1:玄关·深夜(1分钟)
画面1:
- 全景:老式居民楼的玄关,暖黄灯泡晃了两下,亮了。鞋柜上摆着两只褪色的情侣拖鞋,一只鞋头磨破了边。
- 特写:男人(老周,45岁,衬衫袖口卷到肘部,沾着机油)掏出钥匙,手抖了两下才插进锁孔。钥匙串上挂着枚生锈的自行车铃——那是他和妻子结婚时,用第一笔工资买的二手自行车上的零件。
画面2:
- 中景:老周推开门,客厅没开灯,只有阳台透进点月光。妻子(秀兰,44岁,围裙还系在腰间,眼角有细纹)趴在沙发上睡着了,手里攥着张水电费单,上面用红笔圈着“+50元”。
- 细节:秀兰的头发里藏着根白发,老周伸手想拔,指尖刚碰到,秀兰猛地惊醒,眼睛瞪得像受惊的兔子:“回来了?”
画面3:
- 近景:秀兰慌忙把水电费单塞进沙发缝,起身时膝盖撞到茶几,“嘶”地吸了口冷气,却对着老周笑:“饭在锅里温着,给你留了红烧肉。”
- 特写:老周盯着她发红的膝盖,喉结动了动,没说话。
场景2:厨房·清晨(2分钟)
画面4:
- 全景:厨房飘着白汽,秀兰在灶台前煎蛋,油星溅到她手背上,她往围裙上蹭了蹭。老周背对着她,在阳台修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——车座上套着秀兰织的毛线套,磨得只剩半截。
画面5:
- 对话框(秀兰,声音飘在白汽里):“今天去趟菜市场吧,排骨降价了。”
- 老周头也没回,手里的扳手“当啷”掉在地上:“我中午不回来,厂里加班。”
- 秀兰翻鸡蛋的铲子顿了顿,鸡蛋边缘焦了块黑。
画面6:
- 特写:老周的钥匙串放在餐桌角,自行车铃被阳光照得发亮。秀兰瞥了一眼,突然想起20年前,老周就是骑着这辆车,铃“叮铃铃”响着,载她去领的结婚证。那时他说:“等我赚了钱,换辆四个轮的,让你坐得稳稳的。”
场景3:菜市场·午后(3分钟)
画面7:
- 全景:菜市场吵吵嚷嚷,秀兰在肉摊前徘徊,手指捏着钱包里的零钱,数了三遍。摊主挥着刀:“要多少?今天的排骨新鲜!”
- 秀兰咬咬牙:“来半斤吧。”转身时,看到对面修鞋摊的老张头,正用锤子敲着什么——是枚自行车铃,锈得看不清颜色。
画面8:
- 近景:秀兰蹲在修鞋摊前,把老周的钥匙串递过去:“张师傅,这铃能修不?不响了。”
- 老张头眯着眼看:“这破铃?早该扔了。”
- 秀兰手指摩挲着铃身:“他就爱听这响。”
画面9:
- 细节:老张头往铃里滴了滴机油,用锤子敲了敲。“叮——”一声脆响,惊飞了摊边的麻雀。秀兰笑了,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花,像老周第一次给她买糖葫芦时那样。
场景4:楼道·黄昏(3分钟)
画面10:
- 中景:秀兰提着菜上楼,走到三楼时,听见楼下传来“叮铃铃”的响声——是那辆旧自行车的铃!她加快脚步,差点踩空。
画面11:
- 近景:老周站在楼道口,手里提着个蛋糕盒,自行车铃还在响。他挠挠头:“今天……是你生日。”
- 秀兰愣住了,才想起自己早忘了。
画面12:
- 特写:老周的钥匙串和秀兰手里的菜袋碰到一起,两串钥匙晃了晃,那枚修好的自行车铃,和秀兰钥匙串上挂着的、20年前的结婚证照片(塑封都磨破了),贴在了一起。
画面13:
- 全景:两人往家走,老周推着车,铃时不时“叮铃铃”响一声。秀兰走在他旁边,蛋糕盒蹭着胳膊肘,暖乎乎的。楼梯间的灯坏了,他们踩着影子上楼,像20年前无数个夜晚那样。
场景5:客厅·夜晚(2分钟)
画面14:
- 近景:蛋糕上插着根蜡烛,火光晃在两人脸上。秀兰切蛋糕时,老周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:“不是四个轮的,但比自行车稳。”
- 特写:盒子里是双红色的棉拖鞋,鞋头绣着朵歪歪扭扭的花——和秀兰年轻时绣在他衬衫上的那朵一样。
画面15:
- 全景:两人坐在沙发上,蛋糕渣掉了一地。老周的旧自行车铃在钥匙串上晃,秀兰换上新拖鞋,脚暖和得发烫。阳台的月光漫进来,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,像块洗得发白的旧布,却裹着最暖的温度。
最后一格:
- 钥匙串挂在玄关挂钩上,自行车铃和结婚证照片挨在一起,旁边是那双新拖鞋,和那只磨破边的旧拖鞋,并排站着。
核心:爱不是没说出口的歉意,是藏在钥匙串、旧拖鞋、自行车铃里的,吵吵闹闹却分不开的日子。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QQ:652117037 公众号:剧本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