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app下载
剧本公众号
登录 / 注册
总首页 交易大厅 定制剧本 编剧加盟 编剧评级 编剧招募 编剧库 剧本推荐 热门剧本 置顶剧本 会员中心 投稿指南
戏曲剧本首页 京剧评剧 晋剧豫剧 曲剧越剧 川剧吕剧 沪剧粤剧 潮剧昆曲 梆子黄梅戏 二人转秦腔 皮影花鼓戏 折子采茶戏 柳琴眉户戏 地方戏剧本
当前位置: 原创剧本网 > 戏曲剧本 > 沪剧粤剧 > 沪剧《玉蜻蜓》
授权级别: 授权发表
投稿日期: 2025-08-07
修改日期: 2025-08-07
会员: 代写剧本
关注
阅读数量: 8 次
剧本长度: 20分钟
剧本价格: 0.00元
作者名字: 沪剧剧本
作者电话:
查看联系电话
作者邮箱:
查看联系邮箱
编剧级别: 二级编剧 二级编剧
沪剧《玉蜻蜓》

智贞:   我道是谁.原来是元宰少爷,贫尼稽首。

   元宰:   元宰叩见三姨母!

   智贞:  少爷免礼,一旁请坐,待我前去吩咐佛

   婆,与少爷准备素斋。

   元宰:  不,三姨母不必客气。元宰一来与三姨

   母请安,二来在家常听寄母说,这里庵

   堂布置十分精致,能否有劳三姨母领外

   甥往各处去游玩一转。

   智贞:  这。。。。。。

   元宰:  元宰难得到此,想必三姨母不会推辞吧!

   智贞:  元宰少爷,这也是闻得好听,见得平常。

   既然元宰少爷有此逸兴,不妨让贫尼陪

   同少爷庵内游玩一转,少时早些回府。

   元宰:  多谢三姨母。

   智贞:(唱)智贞我轻移步向前行,

   元宰:(唱)元宰我跟随在后边暗思忖。

   我到此游庵非真意,

   暗中试探姨母心。

   只要我拿到凭和证,

   马上上前母子认。

   智贞:(唱)元宰他从未登门到此地,

   今日光临为何因?

   但见他面目神色似申郎,

   不由我想起了十六年前的骨肉情。

   倘然我儿在人世,

   定与他一般身材已成人。

   可是我出家人不比在家人,

   谈吐之间处处要谨慎。

   元宰:(唱)三姨母!

   我是佛门清规少见识,

   烦劳姨母讲解给元宰听。

   刚才我进山门,

   看见有一只碗盏盛,

   里面坐着一个人。

   头象笆斗大,

   眼睛弹出象铜铃。

   左脚蜷,右脚伸,

   嘴巴拉开二三寸,

   嬉塌嬉塌笑不停。

   是不是笑我徐元宰,

   读书人不应该踏进庵堂门。

   还是笑你三姨母,

   在家人不做做出家人。

   智贞:元宰少爷!

   (唱)此乃就是弥陀佛,

   自古到如今弥陀佛起始无穷富,

   释伽佛起世分富贫。

   他不笑你来不笑我,

   笑只笑天下穷富不公平。

   元宰: 喔!

   (唱)外面一尊是弥陀佛。

   三姨母!

   莫嫌我讨厌缠不清,

   我立在这里面对一尊佛,

   大凡菩萨面南坐。

   为何他偏偏面北蹲。

   头上带一只汤罐帽,

   混身穿鱼鳞,

   芝麻旗杆拿一根,

   此普通人多生一只野眼睛,

   是不是你们庵堂里有心雇佣的看门人?

   智贞:(唱)元宰少爷不知情,

   这是韦陀菩萨第二尊。

   头上戴只将军帽,

   身穿鱼鳞甲一身,

   手里拿根降庵杵,

   口吃 南朝饭,

   心向北番人。

   倘然这尊菩萨面南坐,

   天下就会不太平。

   元宰:喔!

   (唱)这是一尊韦陀佛,

   让我上前仔细认认清,

   免得以后认错人。

   踏上一步抬头看,

   回转身,姨母问,

   那边两个孩子多顽皮,

   游戏爬上屋头顶,

   手里弄刀又弄棍,

   倘然一个不小心,

   一跤跌在当天井,

   岂不是连累庵堂遭人命。

   智贞:(命)让我踏上一步抬头看,

   元宰少爷你难得进庵门,

   难怪你见了神灵认不清,

   这就是封神榜上无坐位,

   人们称它为五将军。

   元宰:(唱)顺着甬道向前走,

   但只见修竹堂前翠竹兴,

   若要问路先投石,

   我不免借物此人探真情。

   三姨母,你看!

   这出土尖尖是何物?

   智贞: 这乃是一支小竹笋。

   元宰: 小小竹笋真可怜,

   孤零零路边生,

   任凭它风里吹雨里淋,

   但不知是哪一棵竹子把它生?

   智贞: 竹多笋众难分清。

   元宰: 它初出泥土多娇嫩,

   为何竹子不关心?

   智贞: 并非竹子不关心,

   只因它身细枝软根不深。

   百样虫儿将它咬,

   它自身难以保自身。

   可是你不必为它多忧虑,

   如今笋儿正娇嫩,

   待等两载三年后,

   笋儿成竹入青云。

   元宰:喔,原来如此,

   顺手拾起小松子,

   故意再把姨母问,

   姨母啊

   你看看这一棵小松子,

   飘然落在地埃尘,

   可是这棵松树仍屹立,

   眼看母子两离分。

   我有心送它重返娘怀抱,

   但不知它是哪棵松树生?

   智贞:元宰少爷你真好比窦公送子心善良,

   松树得知感大恩。

   怎奈是松树密密知何处,

   要重返枝头万不能。

   元宰:如此说来。。。。。。

   松子倒有寻母意,

   松树并无爱子心?

   智贞:松树受尽风霜苦,

   它每日思子泪淋淋,

   纵有满怀爱子意,

   只想怕这松子并非它自己生。

   元宰:喔,三姨母.三姨母!你看。。。。。。

   一片浓阴子结成,

   未知这一棵大树叫何名?

   智贞:此乃名叫无花果,

   元宰:噢!

   世上真有无花果,

   难怪孤儿没亲娘。

   智贞:元宰少爷见识少,

   名曰无花莫当真,

   果到熟时红又紫,

   甜酸滋味难以分。

   元宰:三姨母!

   智贞:元宰少爷往这边走。

   元宰:这池水好深啊!

   智贞:这是放生池。

   元宰:放生池?

   放生池里池水深,

   水上浮萍无有根。

   飘飘荡荡随风漾,

   孤独无依太欺凌。

   智贞:并非浮萍无有根,

   根藏水底难看清。

   有朝一日干了池塘水,

   翻转浮萍就看见根。

   元宰:既如此--------

   烦劳姨母去翻一翻,

   看看它究竟根从何处生?

   智贞:池岸陡,水又深,

   贫尼想翻难从心。

   元宰:她言语之中有言语,

   依我看,她不是我娘亲也象三分。

   智贞:他话中有意作暗喻,

   若说无意似有心,

   我有心将他身世问-------

   不!切莫忘口舌本是是非门。

   元宰:三姨母,这里是-------

   智贞:大雄宝殿。

   元宰;一脚跨进大殿上,

   画栋雕梁彩色新,

   长幡层中现莲座,

   琳琅满目观不尽。

   ( 白)三姨母,这是哪一尊神佛?

   智贞: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海

   观世音菩萨

   元宰:待我拜它一拜。

   智贞:待贫尼与你焚香点烛。

   元宰:观音大士,

   观音大士啊!

   观音大士请听真,

   下跪元宰寻母人。

   孩儿空有寻母志,

   母亲她石沉大海无踪影。

   你若能保佑我母子重团聚,

   我重修庙宇佛装金。

   智贞:  你不是高堂父母都健在,

   侍奉膝下尽孝心。

   一家团聚天伦乐,

   怎说又来寻娘亲?

   元宰:  姨母呀!

   你不只我养身父母朝朝见,

   从未见过亲娘亲,

   徐元宰不是徐家生。

   错把养母当亲生,

   幼年就离娘怀抱,

   一十六载无音讯。

   孩儿离娘儿受苦,

   娘啊娘,未知何日才能见娘亲 ?

   智贞:  他也是幼年就离娘怀抱,

   他也是母子失散十六春,

   他与申郎多相似,

   为什么三桩巧事聚一身。

   难道他就是我的亲生子,

   今日寻娘到庵门。

   免使孩儿寻娘苦,

   难舍亲生把儿认-------不!

   不能鲁莽失检点,

   万一有错惹祸根。

   待我仔细再盘问,

   问清了根源再相认。

   令堂何时离开你,

   母子失散啥原因?

   元宰:  离母之时在襁褓,

   失散的原因不知情。

   智贞:  离母之时在襁褓,

   失散的原因不知情。

   元宰:  三姨母!

   智贞: 噢!但愿菩萨保佑你,

   母子早日团聚。

   元宰: 多谢三姨母!

   抬头看见一灯,

   高高挂起亮晶晶。

   佛前已有烛火在,

   为何还要挂此灯?

   智贞: 此灯名叫琉璃灯,

   挂在佛前日夜明。

   上照三十三重天上天,

   下照地狱十八层。

   前世点过琉璃灯,

   今世生对好眼睛。

   前世未点琉璃灯,

   眼睛模糊看不清。

   元宰: 恨只恨我前世未点琉璃灯,

   只落得今生不生好眼睛,

   故而我见了亲娘认不清。

   智贞: 你可知令堂她是何人?

   元宰: 我并不知生身母亲是何处人,

   只知道她是一个出家人。

   智贞: 出家人?

   元宰: 是,出家人!

   智贞: 元宰少爷你说话要留神,

   亵渎了神明罪不轻。

   元宰: 是,外甥不敢!三姨母这里是------

   智贞: 这里乃是罗汉堂。

   元宰: 三姨母请。

   智贞: 请。这两边就是罗汉菩萨。

   元宰; 未知罗汉菩萨有何威灵?

   智贞: 数罗汉可以问流年吉凶祸福。

   元宰: 请三姨母代外甥数上一数。

   智贞: 元宰少爷今年是十六岁咯?

   元宰; 正是。

   智贞: 你是哪一只脚先进来的?

   元宰: 我是一左脚先进来的。

   智贞: 待我从左面数起,一五,一十,

   十五,十六,长眉罗汉!

   (唱)数到这里我心颤惊,

   不由我想起十六年前的旧事情,

   我与贵升同在这里数罗汉,

   也是数到这一尊。

   到如今郎君永埋黄泉下,

   娇儿成了梦中人。

   元宰:三姨母为何悲切啼哭?

   智贞:不,我在念经。

   元宰;念经?念啥个经?

   智贞:我念-------罗汉经。

   元宰:噢,原来数罗汉还要念罗汉经。

   三姨母,为何不再数下去呀?

   智贞:就是这 一尊--------长眉罗汉。

   元宰:长眉罗汉,噢,他为何发笑?

   智贞:他在为你发笑。

   元宰:为我发笑?

   智贞:他笑你一榜解元中得早,

   上京赶考还能独占鳌。

   元宰:嘿-------依外甥看来,他是在嘲笑着我。

   智贞:嘲笑你?

   元宰:他笑我十六年来懵懂过,

   错把他人作双亲。

   他笑我街坊邻居骂得好,

   笑我是买来得
孩子不值钱几分,

   十六两纹银换一斤。

   他笑我枉读诗书知礼仪,

   不懂图报生育恩。

   智贞:不不不,他笑你为何高兴。

   元宰:我看他也在笑你。

   智贞:笑我?

   元宰:他笑你云根清静修行早,

   七情不波如古井。

   他笑你满腹天机不泄露,

   看破红尘有道行。

   他笑你铁树开花志不够,

   天崩地裂不动心。

   千好万好样样好,

   不该把罗衫一件忘干净。

   千不该,万不该,

   不该应把诗中隐语都忘净。

   智贞:隐语?

   元宰:“六十有余零”,

   当朝一品身,

   仙人乘鹤去,

   佛祖传家声。

   学究天文理,

   不事二夫君,

   一气三清化,

   先得好时辰。

   智贞:听他把血书字谜说出口,

   果然是我儿到庵门。

   待我上前把儿认-------

   元宰:娘啊!

   你可知孩儿等着娘亲把孩儿认。

   智贞:不,不,不!

   智贞我乃是佛门修行人,

   出家人怎能恋红尘,

   今朝我若把儿认,

   大祸即刻要来临。

   状纸告到衙门去,

   一道禁令封庵门。

   前面乱捧将我赶,

   后面顽童跟一群。

   千人骂,万人恨!

   叫我在世怎做人。

   我若不把孩儿认,

   怎奈太伤孩子心。

   十六年日黑夜想到如今,

   怎能够儿到跟前又不认。

   元宰:娘亲认儿儿高兴,

   却又迟迟不认为何因?

   智贞:见孩儿头戴解元巾,

   少年有才人尊敬。

   今朝我若把儿认,

   害他人前要低三分。

   亲戚朋友不理睬,

   同窗好友不接近。

   申家祠堂难题名,

   考场不准他进门,

   我儿才高前程大,

   认儿反倒害儿身。

   我宁愿将母子之情心底埋,

   埋得深又深,

   让孩儿生长在世上好人做。

   元宰少爷,辰光不早,

   贫尼要去做功课了。

   元宰:慢!

   智贞:少爷-------

   元宰:长眉罗汉,长眉罗汉啊!

   人都说母子连心如骨肉,

   为什么娘对孩儿冷如冰?

   自从我解开血书谜,

   四处奔波把娘找寻,

   从早寻娘到夜深,

   严冬寻娘到三春,

   风吹雨打不顾冷,

   受尽了艰难不灰心,

   今日我才见娘的面,

   我是千方百计动娘的心,

   谁知她铁石的人儿心不动,

   为什么啊,为什么---------

   生身母亲把我当作陌路人?!

   智贞:  元宰他句句话儿象钢针,

   刺得我五内俱裂痛万分。

   左难右难难煞我---------

   元宰:  她为何失魂落魄朝前奔,

   想必是娘不认儿有原因。

   我不免追上前去再求恳。

   智贞:  离佛殿.进云房,

   面对遗像哭悲声。

   申郎!申郎! 申郎呀!

   可怜我思念弃儿十六载,

   含悲忍泪度晨昏,

   我本想自尽身亡随君去,

   怎奈是母子深情挂在心,

   只能够早焚香烛夜诵经,

   盼望我儿早长成。

   如今孩儿寻娘进庵堂,

   口口声声来认娘亲。

   他不知出家人不准恋红尘,

   庵堂中怎能相认骨肉亲?

   不守清规惹人笑,

   王法难容罪来临。

   我若不将孩儿认,

   反使他雪上加霜更伤心。

   不,不能,万万不能呀!

   我一人受罪倒还罢,

   万不能连累孩子难-------

   难做人,

   万不能呀,断送孩子的好前程,

   万不能呀,为了认儿害了他一生。

   元宰: 听得娘亲一番话,

   方知母爱暖如春,

   说什么认儿要断儿一生,

   说什么断送孩儿好前程,

   只要母子能相认,娘呀娘!

   我与你同生同死共命运!

   开门!  开门!

   智贞: 元宰少爷,又有何事叫门呀?

   元宰: 三姨母,外甥还有一句紧要

   的话,要禀告三姨母。

   智贞: 贫尼旧病复发,有话改日再谈吧。

   元宰: 三姨母,你就开一开门吧。

   智贞: 不,有话改日再谈。

   元宰: 这--------既如此,外甥告辞了。

   智贞: 啊!他真的要走了?今日一别,

   未知何日见面,到不如让我开门

   再看他一眼,哪怕背影也好。

   元宰,我的--------

   元宰: 三姨母,

   智贞: 元宰少爷!

   元宰: 三姨母,外甥在此有礼了,

   冒昧三姨母,还望勿罪。

   智贞: 元宰少爷,

   庵堂本是清静地,

   云房不客少年郎。

   元宰: 徐元宰不能与香客比,

   难道外甥不能进姨娘房。

   智贞: 这-------既然如此,稍坐片刻,

   早些回俯,以免高堂倚门盼望。

   元宰: 是。多谢三姨母。

   站云房,细观赏,

   景色雅致好风光。

   胜似仙境无比美,

   水晶帘,碧纱窗。

   白瓷瓶中扬枝水,

   牟尼珠上八宝光。

   右面一幅丹青画,

   紫竹林中光慈航。

   水墨素描栩栩动,

   慈悲壮严现妙相。

   长明灯高挂琉璃盏,

   博山炉烧沉水香,

   奇磬红鱼声寂寂,

   凡贝法曲响朗朗。

   元宰:  只见墙上高挂一轴画,

   画的是一位神态飘逸的少年郎,

   头戴乌缎一字巾,

   鹦歌绿海青穿身上,

   三套云相鞋脚上套,

   腰系丝涤色鹅黄,

   仙风道貌无俗骨,

   满腹诗书好轩昂,

   眉目神气都象我,

   云房中哪来我画像?

   请问三姨母,

   这画中的人物他是谁?

   智贞: 这幅原是古人画,

   他是八仙之中的吕纯阳。

   元宰: 哦?

   吕洞宾身上背宝剑,

   五 咎长须飘胸膛,

   莫非他当年三戏白牡丹,

   把满脸胡须全拔光。

   智贞: 不, 不!

   方才我忙中疏忽说错话,

   此人并非吕纯阳,

   大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,

   万世师表在庙堂。

   元宰: 孔夫子年龄非常大,

   头发胡须白如霜。

   智贞: 孔夫子也是少年渐渐老,

   难道说一出娘胎就发苍苍。

   元宰; 周朝至今有两千载,

   他怎会穿着本朝装?

   智贞: 不!此人不是孔夫子,

   乃是高卧隆中的诸葛亮。

   元宰: 诸葛亮汉末辅刘备,

   这一身打扮也不象。

   智贞: 他乃是本朝刘伯温,

   开国元勋的大宰相。

   元宰: 刘伯温也有玉蜻蜓,

   其中详情我难猜想,

   伸手卷起墙上画,

   到南壕街上去问寄娘。

   智贞: 不,不!他是-------

   他是神!

   元宰: 是神?他是哪一尊?

   智贞: 他是一尊无名神。

   元宰: 不!

   你看他手里拿把真金扇,

   下面宕只玉蜻蜓,

   与我一般无两样,

   同样是真金扇玉蜻蜓。

   我看他不是仙来不是神,

   他是----是我父亲申---------。

   智贞:不,他不是申贵升,

   他不是申贵升呀!

   元宰:啊!

   世上有多少姓申人,

   我何曾提过申贵升。

   为什么她自己连说两三声,

   看起来申贵升真是我父亲。

   母亲,娘呀!

   呈上血书作凭证,

   哀求娘亲将孩儿认。

   血书上隐语我已猜出,

   字字句句记在心。

   第一句六十有余零,

   六十乃是花甲子,

   甲子出头本姓申。

   第二句当朝一品身,

   一品当朝是大贵人。

   第三句仙人乘鹤去,

   仙人乘鹤上天升,

   分明隐藏申贵升。

   第四句佛祖传家声,

   千古僧尼介姓释,

   故而元宰断待定,

   母亲定是出家人。

   研究天文则是智世,

   第六句不是二夫君,

   贞与智,智与贞,

   想着姨母法名叫智贞,

   古而我特地到庵堂里来母亲。

   还有一气三清化,

   老君一气化三清,

   一点三曲不是个“之”字吗?

   最后一句先得好时辰,

   十二个时辰最先不是“子”字吗?

   申贵升释智贞之子!

   智贞:  这---------

   元宰: 母亲,母亲!

   娘亲不必忧虑重,

   孩儿主意早打定,

   怕什么冷言冷语刺人心;

   怕什么人言可是辱门庭;

   怕什么庵堂认母儿要苦;

   怕什么断送锦绣好前程;

   我情愿高官显爵都不要,

   与娘亲共度患难同受贫!

   智贞: 儿的话贴娘心,

   铁石人儿也动情,

   我不愿活在人世作人后鬼,

   为什么慈母不能认亲生?

   任凭天大的罪孽降我身,

   也要争一争---------

   争一争做个光明的人!

   元宰!

   元宰:母亲!

   智贞:儿啊!

   元宰:娘啊!

剧本只显示一部份,您要注册登陆后才能阅读全部公开的剧本内容 免费注册 / 马上登录
下载附件 加入购物车
上一篇: 沪剧剧本(狭路相逢)
下一篇: 沪剧小戏《 翁媳相会》

专业定制代写小品、相声、话剧、舞台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情景剧、快板、三句半、哑剧、双簧、诗朗诵、演讲稿、微电影、动画等各类剧本。联系电话:13979226936    QQ:652117037    公众号:剧本原创

分享
收藏:0
点赞:0
评论:0
确认提交
站内搜索
编剧助手 剧本公众号 剧本APP 剧本客服 代写剧本 购物车
返回顶部